顯示具有 霸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霸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解碼老班章》專題之『老班章造假面面觀』

老班章,在普洱茶業界無疑是一個響亮的名字。隨著其霸氣之名而來的,是全國各地茶友的追捧,以及其價格的連年瘋漲。而瘋漲的價格,必然會驅使部分不良業者,以價格低廉的原料充作老班章,以牟取暴利。今天就來和茶友聊聊市面上常見的老班章造假方法。



冒名造假:
在諸多方法中最為低下的,就是直接在茶餅上印上老班章字樣。這樣的茶品,往往針對的是對於普洱茶專業知識一無所知,又被茶商灌輸了不少不當資訊的入門茶友。比如坊間常見的老班章千年古樹熟茶,就犯了數個基礎知識錯誤。老班章建寨不過六百年,千年樹齡的老班章古樹必定是穿越劇的手筆。至於以數千元一公斤的原料起堆製作熟茶,成品以每餅數百甚至數十元的遠遠背離成本的價格銷售。這種老班章,可以說是出來的。



口味誤導:
老班章多有霸氣之名,部分部分不良業者將苦澀作為霸氣的表現來誤導消費者,進而以苦澀重的原料冒充老班章,比如苦茶系的小樹茶之類。這種老班章,可以說是出來的。

偷龍轉鳳:
也有部分業者,將老班章以外的原料運入老班章村再運出,茶品就打上了老班章出品的烙印。這類老班章,可以說是出來的。



工藝仿製:
老班章屬於布朗山系,過去當地制茶工藝粗放,茶品多帶有煙焦味。現在一些茶商刻意讓茶農將茶葉殺青過度或悶炒,以煙焦味混作老班章的特徵藉以銷售。這種老班章,可以說是出來的。

鄰近村寨冒名:
部分茶商以老班章附近村寨的原料,如曼娥、帕沙、賀開等冒充老班章。由於產地的接近帶來的風格近似,可以矇騙不少缺乏品鑒能力的茶友。同時這種方式也推動了老班章周邊茶區的價格上漲,也可謂是業界奇景。這種老班章,可以說是出來的。

拚配仿製:
還有部分茶商,通過拼配,調製出口感上類似老班章風格的茶品,藉以圖利,這種老班章,可以說是出來的。



不少茶友不知道的是,在老班章當地的茶樹,已有數個不同品種。由帕沙引種而來的甜茶系、由曼娥引種而來的苦茶系,班章本地的原始種,以及前幾年大量種植,近年來已可規模性採摘的雲抗10號良種茶。從台地茶到古樹茶,價格可相差數倍。在加上不同比例的將雲抗小樹摻入古樹,或是季節性的冒充或混拼。最後流向市場的,卻全都冠以老班章古樹春茶之名。這些茶品,按理說都可以歸於老班章,但其向消費者釋放的錯誤資訊,又在考量著業者的道德底線。


歸根究底,老班章仿品假貨的橫行,源自於無良業者的圖利之舉。而消費者辨識能力的缺乏,又起到了助長的作用。石昆牧老師推崇老班章,是因其氣感均衡而強烈,適合作為拼配原料之一以起到畫龍點睛之效,而非是因其口感、名頭之類。在此還是建議消費者,若沒有能夠辨識茶品真偽身份的能力,那麼拋開茶品的名頭、包裝和價格,選擇自己身體喜歡而經濟能力又可承受的茶品,方為上上之選。





引用自「經典微信平台(本篇文章系經典普洱團隊原創,所有圖片均系經典普洱團隊採編,轉載請注明出處)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解碼老班章》專題之『還原老班章』

班章茶區,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在勐海縣南方約六十公里處,平均海拔有1700米左右。有新、老班章茶區之分(班章村委會分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垻卡龍、垻卡囡等五個寨子)。整個班章茶區栽培型的古茶園數千畝,主要分佈在老班章、老曼娥等地。真正老班章村寨內古樹茶年產量只有四噸左右,小樹茶、台地茶於2003年後大量種植,每年約有三、四十噸產量。



常見老班章茶樹有甜、苦兩種,分屬帕沙種、老曼娥種,故而市場上有老班章甜茶、苦茶之說,實際上老班章還有本地的原始種茶樹,以及近年來種植的云抗種台地茶。老班章茶質較重,韻較廣而深,氣味特殊,香氣下沉,舌尖與上顎表現不明顯;與老曼娥、吉良等有明顯差距。正常倉儲下,老班章純料於五年左右口感全無,只餘茶韻、氣感。若以其作為拼配料使用,則可達畫龍點睛之神效,為拼配優質茶不可或缺。


上圖中間的茶樹即為老班章原始品種。
因老班章過度炒作,農民採摘多以大小樹混採方式,許多所謂老班章純料實際上是大小樹混合口感 口感靠前、澀度偏高。所以市場所謂老班章苦澀度較高,就是因為拼配小樹、台地茶所導致。但因為混拼,以至於茶品口感留存時間增加,現在坊間流通的不少倉儲多年仍有明顯口感的老班章純料古樹,便是此類。



因老班章霸氣之名,部分不良業者將苦澀煙焦味作為霸氣的表現來誤導消費者。石昆牧老師於業界首倡茶品品飲氣感一說,于初時被誹為偽論,而後氣感逐漸成為業界常見詞,過去不少氣感的反對者也將氣感成日掛在嘴邊,卻是如此這般扭曲面貌,將苦澀(過度苦澀系小樹、台地混拼所致)、煙焦味(工藝制程失當的錯誤結果)當做氣感,亦可稱為是業界一景。



除了所謂霸氣說,亦有進階說法將老班章分為苦茶、甜茶。這雖已是接近本相的認識,卻有人以苦茶、甜茶作為區別老班章茶的特徵,僅將甜茶作為真正的老班章。實際上不論苦茶、甜茶,均不是老班章本地品種。老班章自有其當地的原始種,有其明顯區別於甜茶、苦茶的特徵,但這已然不是炒賣班章的商販會去關心瞭解的問題了。

更有甚者,老班章於五六年前開始種植雲抗十號良種茶,到近年已可開始量產。以區域論,其確系【老班章】茶無疑,但這等無性繁殖的良種台地茶,實在不是真正愛茶之人心中所指的老班章 同一個村寨的茶品會因為純台地茶、大小樹混採、純古樹茶、單株定採等產生不同的價格區別,而老班章的台地茶,往往是近年來老班章市場行情中的底線,多被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商家批量收購。



老班章村門口設立的哨卡。在茶區許多知名的山頭村寨如賀開、景邁等均有類似的設置,如此可有效的防止非本村村民以非本地茶葉冒充圖利現象的發生。


老班章茶農每隔兩三年就要重新蓋房。蓋新房成為茶農宣示財富的一種手段。現在任何時候來到老班章,都可看到施工中的房屋。富裕後的老班章,直如一個大工地。

老班章茶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高的價格,與其自身品質亦有關聯。以氣感之均衡、通透而論,老班章確為雲南茶區之翹楚。老班章茶的價格雖有炒作之嫌,但相較於惡炒過度的冰島、曼松等茶區,其價格與茶質的偏差並不算大。在老班章茶火爆之後,以圖利為信仰的業者自然會開動腦筋創收,或是以與班章有類似口感的茶區冒充、混拼,或是以特定的工藝制程去貼近消費者頭腦中的班章印象詳情請繼續參見後續專題文章之『老班章造假面面觀』


天威德成老班章,秉承石昆牧老師與經典普洱一以貫之的制茶理念,是學習老班章茶特徵的最佳教材。
一個老班章,古樹、小樹、台地、甜茶、苦茶、原始種、雲抗系良種茶,再加上各家的工藝差別,製成茶品千差萬別,卻又真真是老班章所產茶品。坊間所謂名人、大師以品飲鐵口直斷山頭純料,是依靠品牌、價格,還是苦澀、煙焦呢?僅以老班章一地,便可觀普洱市場之亂象,亦可驗證石昆牧老師 “沒人可以喝得出村寨純料 之判斷。


引用自「經典微信平台(本篇文章系經典普洱團隊原創,所有圖片均系經典普洱團隊採編,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