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滇綠與滇青普洱之辨(一)

 716日,石昆牧老師發表了如下一條微博:
       "2004年以前國營勐海下關茶廠年代,曾經有過拼配烘青料的茶品,以適應喝綠茶、清爽口感之消費者,下關銷四川甲級沱茶、勐海7502均有摻烘青料5-15%,口感新茶接近鐵觀音韻,老料有岩茶韻。2005年後,臺地茶會出現鐵觀音、岩茶韻,我所接觸的,都是拼配四川、貴州綠茶料所產生,不是拼配技術或滇綠料。"
       滇綠&滇青,是許多對普洱茶稍有瞭解的茶友都會聽說過的概念。許多茶友對這個問題都很關心,希望能夠深入瞭解其外觀特點與辨識方法。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們將與茶友分享石老師關於滇綠滇青特點與辨識方面的論述。
雲南大葉茶產茶區主要位於北緯25度以南的滇南、滇西南地區,也就是普洱茶四大主要茶區保山、臨滄、思茅及西雙版納地區。就產茶區的氣候特色而言,屬於高原型熱帶、亞熱帶氣候,四季溫差較小,日夜溫差大,垂直變化顯著。每年五月中旬到十月中為雨季,十一月到來年五月初為旱季。
日照充足與特別乾燥是每年三月至五月的氣候型態,也是滇青茶在制程中,乾燥工序最具關鍵的因素。滇綠與滇青不同之處,除了綠茶使用級數較嫩的茶菁(1~6級)外,主要在殺青溫度與乾燥方式,也就是溫、濕度與時間掌控。簡單的說,就是同樣的原料(雲南大葉茶),殺青、毛茶乾燥、緊壓茶乾燥三個環節不同的溫度與時間,造成了滇綠和滇青不同的外形、品感與後期轉化趨向。
當前普洱茶愈發為廣大消費者所認同與重視,但許多廠家為求快速生產或是提升茶品在新茶階段對入門級茶友的可接受度,將高溫殺青、高溫毛茶乾燥、高溫成品乾燥這類綠茶制程用於普洱茶品。這種工藝制程的茶品相較於滇青普洱,清香、不苦澀為其特色,但卻喪失滇青普洱茶能常存久放且越陳越香醇、茶質厚實的特點。
       石昆牧老師于2003年首次提出滇綠與滇青普洱茶的概念,主要目的在於讓消費者進一步瞭解,區隔目前市場上所大量出現的這類適合立即飲用、不宜久藏的茶品。2005年普洱茶風潮開始,即有大量四川、貴州等中國種中小葉茶類的烘青料進入雲南,尤以當時改制民營的兩大廠為盛。這種從原料層面就與普洱茶截然不同的茶葉根本無法列入滇綠或滇青的概念範疇,完全是普洱茶市場中的亂象之一種罷了。
接下來將與茶友進一步探討滇綠與滇青的特徵與辨識方法,敬請期待!



《 引用自「經典普洱論壇」版權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轉載文章或圖片,請徵得發表人同意並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