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滇綠與滇青普洱之辨(六)

在雲南大葉茶製作的烘青與炒青綠茶在1950~60年代就開始小量生產,沒有供應市場。當時都製成散茶,主要自飲或饋贈親友。也有因久雨不停,茶葉無法乾燥,使用烘乾方式防止茶葉黴變。
從商業角度考慮,商家均希望新制茶品即能香甜可口,適飲度高,如此方可獲得市場競爭優勢。而採用傳統茶種、傳統制法所製成的新制滇青普洱苦澀度高,在早期普洱茶陳化概念尚未廣為推廣時,並不能為市場所接受。為此或是從茶種改良入手,或是改變茶品製作工藝。有通過倉儲,改善提升口感的方法(《普洱倉儲談》系列有所提及),並由此演化出了普洱熟茶工藝;也有引進綠茶制程,通過高溫殺青乾燥,使得新制茶品清甜質輕的滇綠普洱茶工藝。
從生產角度考量,機器高溫殺青、毛茶與緊壓茶的高溫快速乾燥,都可以短時間內快速加工大量茶品,從廠家的角度而言自然是一個上佳的選擇。下關勐海茶廠自1970年代開始就有使用烘房乾燥,下關茶廠自1996年開始就開始高溫乾燥。
近年來古樹茶特有較低的刺激性,香甜韻深、茶質厚重,雖能符合消費者喜愛,但原料價格過高,也導致不良茶商以較低價格的台地茶經高溫制程、輕揉撚、輕發酵等手法製造假像欺騙消費者。新的需求總是會產生新的問題。
滇綠普洱茶其實可以相當於緊壓綠茶,這種茶品隨時間產生的各種問題實際上相當於綠茶的劣變,畢竟對於滇青普洱茶合適的存儲環境(溫度和濕度)對於滇綠而言無疑是不合格的。這種茶品經過年份存儲後,茶友品飲到的也只是過期的綠茶而非陳化的普洱。讓新制茶品能立即上市品飲,讓消費者多一個選擇,這也是為雲南普洱茶開創的一條新路。不過創新與傳統、當下品飲與陳化預期如何平衡,尚需要業界的共同努力。


 引用自「經典普洱論壇」版權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轉載文章或圖片,請徵得發表人同意並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