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樹齡越高茶品品質越好?
根據石昆牧老師與經典普洱團隊多年以來的製茶經驗總結,原料階段對於茶品品質影響最大的諸多因素中,權重最高的實際上是生態而非樹齡。若進行茶質對比,生態環境優異的小樹茶,其茶質會比生態環境惡化的古樹茶為優。這也是石老師多年以來堅持對原料生產進行親力親為參與之緣起。
另外,近年來因利益驅使,部分產區發現有茶農給古茶樹使用除草劑的狀況,選茶唯優而非擇茶以老,茶友不可不慎。
2、市面上號稱三四十年的古樹純料是否靠譜?
首先在這些所謂“陳年古樹純料”生產的年代,私人製茶(精製)是被嚴格禁止的,對於當時經濟價值不高的普洱茶而言,茶農實在無需擔此風險。另外,在計劃經濟時代至1985年何仕華先生與駱少君女士證明古樹茶安全無毒之前,古樹茶是被認為可能有毒而禁止採購的。後來雖被證明無毒,但因條索品相不若台地茶好看,依舊乏人問津。
到了2001年,石昆牧老師品飲“99易昌”、2000年首批“綠大樹”等古樹茶品,發現古樹茶較同期的台地小樹茶茶品轉化速度快、口感厚實、韻底深沉。遂於網絡上(台灣“茶巔話茶”)開始公開推薦古樹茶將成為未來普洱茶市場的主流。古樹茶方才因其茶質優異回到公眾視野。因此在此之後所有標稱古樹茶的茶品之真偽尚需具體辨別,而所謂“三十年老班章古樹純料”、“四十年陳茶農自藏古樹茶”則無需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
3、二、三月份是否有古樹春茶生產?
真正有多年製茶經驗的人都會了解,普洱茶茶樹樹齡越老,發芽時間越晚,部分產區的古樹茶最早會在三月中下旬有少量發芽,真正穩定的量產多集中於每年4月的中旬,並因天氣的變化會有小幅的波動,而餅茶的上市又要有一定的滯後期。故而早在每年二、三月份就出現的批量“古樹”、“春茶”、“純料”,甚至是壓製完畢正式上市的通貨,其可靠性就值得商榷了
─
畢竟此時只有樹齡小的台地茶才有量產供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